本帖最后由 牛奶布丁~ 于 2020-7-28 17:40 編輯
美食界的泥石流 北京的豆汁兒,安徽的臭鱖魚 廣西的螺螄粉,瑞典的鯡魚罐頭 冰島的臭鯊魚,法國的藍紋奶 當然還少不了 長!沙!臭!豆!腐!

蔑黑焦脆的外殼 卻有著柔軟嫩白的內心 “聞著臭,吃著香” 不知讓多少人魂牽夢繞

長沙必吃的臭豆腐 除了“臭名昭著”的連鎖品牌 老口子真正追逐的臭味 都藏在這些犄角旮旯里 一輛小推車,一口大油鍋 賣著亦臭亦香的臭豆腐 隔著一條街都能讓人聞臭而來
五娭毑臭豆腐
始于1979年,長沙臭豆腐的“祖師爺”! 📍黃興南路59號旁小巷

五娭毑的攤頭從1979年就開始經營,到現在已經41個年頭了,稱得上是長沙臭豆腐的“祖師爺”,在很多長沙土著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,肚子里的饞蟲犯了,總是會第一時間來到這兒:“娭毑,搞碗臭干子吃嘍”。

小攤藏得有點深,不是本地人很難徑直找到,背著黃興路步行街,朝著南門口走,聞見熟悉的臭味并且門口排著長隊的那家就是五娭毑了。


豆腐都是自己手工做的,用來炸豆腐的油是菜籽油,蔑黑的臭豆腐漂浮油鍋之上,劈啪作響,菜籽油炸出來的臭豆腐更有光澤,吃起來也格外的香!

五娭毑家的臭豆腐搞法不同尋常流派,炸好之后的臭豆腐不會掏空中間加湯,而是直接淋上秘制的醬料,吃的時候自有鮮嫩的汁水爆出來,口味濃郁純正,與酥脆的臭豆腐搭配得天衣無縫,幾塊下肚,美滋滋~
臭名遠揚臭豆腐
岳麓山下排長隊的臭豆腐,一點都不黑! 📍麓山南路364號

爬完岳麓山、下完課一定要來吃的一家臭豆腐,這家臭豆腐和長沙傳統臭豆腐看起來很不一樣,吃法也不太一樣,受歡迎程度卻不能小覷!

用白色的豆腐炸制,色澤金黃,呈蜂窩狀,外衣更薄。比黑色的臭豆腐吃起來更加酥一些,臭味也沒有那么突出,很適合外地人初次嘗鮮,以至于不會那么容易被勸退!

每次來都覺得一份不夠吃,兩份打底,要吃吃嗨了臨走前還得帶上一份,才不枉特地從河東到河西跑一趟!

標配是一份豆腐配上一小杯湯汁再加上少許的泡菜,小份6元6片,大份10元11片的價格,價格非常的實在!

炸得酥酥的外衣與極致鮮嫩的內陷在口中激烈碰撞,嘎嘣脆與綿滑柔軟相互交融,一口接一口,根本管不上燙傷的嘴皮!
西施臭豆腐
開在居民樓里,還有一面明星墻! 📍東塘牛角塘桂花西路81號4棟1門

長沙土著首推,算是長沙最正宗的老店之一了。之前一直都只能用現金支付,要是沒帶現金,還吃不上,好在老板終于想通了開通了微信支付,再也不用到處換零錢了!

店里還有個明星墻,展示著自己的江湖地位,早在20年前,老板就上過《越策越開心》和《快樂大本營》,收割了一批明星粉!

可貴的是一直堅守在原處,守著老長沙最經典的味道。蒜味很足,辣味也絲毫不會妥協,每咬一口湯汁都在口腔里炸開,十分好吃!
武爹臭豆腐
擺了40年的小攤,來吃的人風雨無阻!

武爹臭豆腐低調地在坡子街做了40多年,是真真正正吃出來的口碑,店子不做宣傳也不推廣,很多人大概不知道“黑色經典”就是武爹門下的徒弟。

一輛三輪車,架起猛大一口油鍋,蔑黑的臭豆腐在鍋里翻滾著,這油溫的把控是關鍵,油溫高了,炸出來的豆腐偏苦;油溫低了,炸出來的豆腐就散架不成形了,得外焦里嫩才好。
 
迫不及待地將臭豆腐放進嘴里,大快朵頤,恰得滿嘴流汁,香、辣、脆、爽,這股上癮般的感覺沖擊味蕾,不亦樂乎!
你吃過最好吃的臭豆腐是哪家? 評論區安利一下呀~
|